30.3.10

賜我們今天的飲食

那天跟丈夫逛街時在一家品店發現這小盤子,上面鑄了一個農人在麥田裡收割麥子的圖像,還有一句《聖經》金句: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,很有意思。


盤子買了回家後,我捨不得用它來裝食物,只把它放在廚房的當眼處,視之為「鎮廚房之寶」。


IMG_8464


幾天後,我們買了個可以焗一磅方包的麵包機。第一次麵包焗好了,熱騰騰的,該用甚麼來載呢......那個小盤子不是最合適麼?


IMG_8166


IMG_8168


看著那一片片切好了的麵包,剛好放滿了小盤子。到這裡我才知道,這個小盤子跟那個麵包機,原來是天生的一對!


一磅麵包對我們四口之家來說,每個人分到兩、三塊,份量剛好一次吃畢。不少星期天和假日早上,我們的小房子洋溢著剛烤好的麵包香 。開著輕柔的音樂,小盤子和麵包放在餐桌中央,旁邊就放一些不同味道的自製果醬、花生醬之類,再加煎蛋和自製的新鮮乳酪或豆漿......我們都十分享受這樣的時光,隨著麵包一塊一塊的消失,盤子裡的字: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,就露了出了,提醒我們這一切美好的飲食,都是天父賜的,我們要天天感恩稱謝祂!




我一直也不是個稱職的「煮婦」,對烹飪沒興趣,更常常為尋找有益的食材傷透腦筋 (對我來說,食物是否有益,相對味道來說,從來都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考慮!)我只有認真向   神祈求,求祂賜我能力和智慧替家人預備有營養又合口味的食物,結果   神真的聽我禱告,讓我找到不少購買優質和新鮮食材的途徑 (如訂購本地有機菜),還購入一些方便的廚房工具如乳酪機、真空煲多用途飯煲焗爐等......讓我能方便又省時的弄了不少新的、家人都非常喜歡吃的菜色,那分滿足感原來是很大的。


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


看到嗎?除了上文提到的麵包、乳酪、果醬之外,還有薄餅、蛋糕、慕絲、烤雞等全新的嘗試,都是這幾個月來努力的「成果」!


再次感謝天父賜我們每天所需用的一切,也保守了我們一家身、心、靈的健康!

26.3.10

Warriors 貓戰士

最近我和孩子也迷上了看 "Warriors" (貓戰士)1 系列的書。


這系列的作者是艾琳.杭特 2 (Erin Hunter)。其實我一直對貓沒有特別的興趣,只是一次在Amazon kindle store 瀏覽時無意中發現這書,看到有很多的讀者對她有很高的評價,便下載了免費的試閱本看看 (kindle 特有的功能);然後呢⋯⋯就在短短的一個星期,我們三母女(子)就看完了一本又一本,兒子看得最快(因為他較少家課)快看完了第五本了!


這書情節緊湊,每一只貓也有牠獨特的個性,不同貓族群之間的複雜關係,就像我們社會的縮影,帶出的訊息都是正面的,如忠心、誠信、「小我」和「大我」之間的關係等。我跟孩子最近的話題都是關於貓戰士,透過與他們討論書中的角色和情節,可以對他們有更深的了解,我們也蠻享受這樣的交流呢!



*註 1:我們看的是kindle version, 英語版。Kindle version 賣US$5.99 一本,比paper back (平裝)的還要便宜。 這系列也有中文版,翻譯得不錯。


*註 2:艾琳.杭特其實是兩個人,「她」是資深的童書作家凱特.卡里(Kate Cary)和基立.鮑德卓(Cherith Baldry)。她們倆都住在英國,一同創作了這個故事,並輪流將它寫成書。她們想以一個名字,艾琳.杭特,共同現身,以免讀者為了買同一系列的書,還得在兩個作家的書架上才能找齊。


 Cherith Baldry在農場長大,身邊有許多勤奮工作的貓,忙著把家裡和倉庫裡的老鼠趕走,不過也有一些很友善的家貓,會跟她玩或窩在她的膝蓋上。她跟著現在的丈夫彼得全球旅行,他是個科學家,還有兩個兒子:威爾與亞當。

Kate Cary從小就開始養貓了。她現在養了三隻貓咪。寫貓戰士這個故事,讓她可以想像貓兒晚上跑出去玩的時候都在做什麼事。(以上內容轉自貓戰士的
中文網站

以下連結由Amazon.com 提供:

Warriors Box Set: Volumes 1 to 6Rising Storm (Warriors, Book 4)A Dangerous Path (Warriors, Book 5)Warriors #1: Into the WildForest of Secrets (Warriors, Book 3)Fire and Ice (Warriors, Book 2)

13.3.10

我的流動書庫:Amazon Kindle 2

隨著兩個孩子漸長,他們看的書越來越多,近年常常為了家裡的書架爆滿而煩惱。

美國亞馬遜(Amazon) 在去年底推出了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2 的國際版,友人買了一部,我們看過以後,就立即訂了兩部,因為那實在是我們一直尋找的東西!


IMG_8414 
我們的 kindle 2 就放了在這小書架上。看得出放了在哪兒嗎?

IMG_8415

就是黑色跟紫色皮套包著的兩本! 別小看他們,一整套的金庸小說、莎翁全集、Jane Austen全集、The Holy bible (King James & NIV version), War and peace, the Lord of the rings......已在她們腹中,可她們還有再多放一千多本書的能耐!

我知道現階段的 kindle 2 或其他的電子書,還是在剛起步的階段,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,比如說價錢絕對有下調的空間、只支援英語(*1)、沒有彩色等......但對我們來說,在實際的使用了兩個月後,我覺得 kindle 2 的好處和方便,已蓋過了她的一切不足之處,使我們對她愛不釋手!

首先是她的容量,有1.6G, 讓你可帶著這有 1,500 本藏書量的小小「圖書館」輕鬆上街,實在是件很快樂的事!而且,當你看完了的書,可以輕易的把它從kindle刪掉,騰出新的空間再放新的書。刪掉的書,可以在電腦裡再從新下載到kindle裡,如果是在amazon買的書,那更簡單,因為amazon會自動替你放在kindle 內的 “archieve items” 及你的amazon kindle books library裡,你只須按一個鍵就能把那本書從新下載回kindle裡了。

kindle 2 跟其它電子書的最大分別, 是她首創的免費3G上網功能。那就是說,你可以隨時隨地,在香港的絕大部份地方(即一般手機能接收到訊號的地方)在amazon.com買書或下載那些免費的sample來看。雖然amazon的電子書最近調高了售價,但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。反正在香港買英文書,一向也不太便宜,也不像買中文書那麼方便和多選擇。

可別忘了,有不少電子書網站(*2)提供成上千萬的免費書,可以從電腦下載到kindle呢!由於kindle 2 可以支援txt、pdf 等格式,那中文書只要轉成pdf 格式, 也可以進駐我的kindle 書庫了!

IMG_8260

kindle 所用的e-ink技術, 使文字在屏幕上就如真的紙張一樣,還可以把字體放大(或縮小)讓人眼睛看得非常舒服。記得初時用kindle來看書,看得出神之時,常忘形的以為她是「紙書」,不自覺的做出了看「紙書」才用得上的翻頁動作呢!我兒子喜歡把字體放得很大,他說這樣看久了眼睛也不覺累,比看「紙書」輕鬆和舒服多了。視力無價!單是這一點,已讓我毫不猶豫的向有孩子的朋友推介 kindle 了。

Kindle還有很多窩心的功能,如 "text-to-speech" (*3)自動朗讀功能,這功能對正學習英語的人 (如學生)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功能!還有查閱非常方便的免費內置字典,方便的highlight、做筆記和書簽功能,可加入mp3音樂等......這都讓我覺得kindle 2 物有所值。

IMG_8425

金庸的《射鵰英雄傳》,字體的大小作了調整,看得人很舒服。

IMG_8142


*備註:

1。現時的kindle 2只支援英語,amazon 表示他們有打算把他們的電子書市場推展到中文和其他的語言。現時已有人能成功的更改kindle語言顯示系統,使她能支援中文,相信不久將來amazon也會有相應的支援中文軟件更新提供kindle用家下載。 現階段我沒打算更改kindle語言顯示系統,因我覺得用pdf看中文書是比較簡單的做法。

2。我只列出我最常到的:

http://www.haodoo.net/ (這是個電子書用家不可不知的繁體中文書好站,因她不但藏書豐 富,書的質素高,而且校對認真,最難得的是免費的!)

3。kindle獨有的 "Text-to-speech" 功能,被不少書商認為這功能有損他們的有聲書市場,所以現在部份在amazon賣的書,被書商「抽起」(disabled)了 "Text-to-speech" 功能。如我們在一月買的一套 "The Lord of the Rings" (by J.R.R. Tolkien) 是有"Text-to-speech"功能的, 但現在售賣的版本,就沒"Text-to-speech"功能了。話雖如此,因"Text-to-speech"功能是內置的,所一切在其他網站下載的絕大部份電子書,都然仍能使用"Text-to-speech"功能。

延伸閱讀:


Kindle Wireless Reading Device (6" Display, Global Wireless, Latest Generation)


1. Kindle Wireless Reading Device

請 "like" 我的Facebook專頁,謝謝:

Photography               Illustration